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梦幻香江(调教香江)全本 > 分卷阅读37

分卷阅读37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知道了”康剑飞搭着他的肩头一起去车站边走边说“我今天找你是有其他事。

你们学校有高中部吧?”

吴瑞青点头道:“有啊你问这个做什么?”

康剑飞笑道:“走我跟你一起去上学。

吴瑞青不知道表哥搞什么鬼好问:“你去我们学做什么?”

康剑飞道:“表哥要拍一部电影准备挑一些学生来做演员。

“拍电影?”吴瑞青眼睛一亮问道“表哥我也要做演员你看我行不行?”

康剑飞敷衍道:“嗯到时候给你一个小角色。

“喔喝!”吴瑞青高兴跳起来。

……

……

表舅一家以前住在调景岭吴瑞青自然在调景岭那边的学校上学。

现在搬到了石硖尾吴瑞雪已经换了学校但吴瑞青因为临近毕业所以没转学。

在去学校的巴士上康剑飞随口问道:“阿青你们以前怎么会住调景岭那里好像很偏僻吧表舅上班也不方便。

吴瑞青也没什么心机直接就把家里以前的情况说了出来:“我记得小时候最开始是住在九龙城寨的后来我爸因为救小妈(周明芳)得罪了人就搬到了调景岭。

调景岭这边老兵多九龙城寨里的坏人不敢乱来加上附近有学校我们就在那里住了下来一直到去年才般到石硖尾。

“调景岭怎么会有很多老兵?”康剑飞好问。

他却不知道调景岭那巴掌大的一个方不仅老兵多出的名人也不少像陈玉莲、温碧霞、黄元申等人都是调景岭出来的而未来台湾区的大佬小马哥也是在调景岭出生的。

调景岭的名称来历很特殊1949年国府迁台后部份不愿或不能迁居台湾的退役老兵及家眷就被安置于摩星岭公民村。

然而在第二年一群左派学生前往摩星岭难民区向老兵们挑衅最后演变成流血冲突。

之后港府把这群老兵和家眷迁往调景岭并取原来“吊颈岭”的谐音改称“调景岭”有“调整景况”之意。

几十年过去调景岭的居民渐渐增多不过大部分仍是kmt老兵的家眷及后代。

正因如此这里政治气氛十分浓厚每年10月10日的时候居民们都会放假与岭内所有学校的师生齐聚调景岭中学居民与学生共同庆祝“国庆日”在学校长挂青天白日旗。

吴瑞青估计是想起以前的糗事咧嘴笑道:“以前我们住在调景岭的时候每年10月10号那天老爸都不准我们出门我和妹妹还得每人抄一百遍‘共产党万岁’。

当时我用三支笔绑在一起写……”

正说着吴瑞青突然站起来道:“到了下车。

康剑飞跟着他下车之后看了下站牌道:“这里才观塘啊怎么就下车了?”

吴瑞青解释道:“前面的路没车我每天就是坐巴士到观塘然后骑自行车去调景岭上课。

康剑飞狂汗此时的调景岭也太偏僻了吧不过想想那里的居民被称为难民就知道了。

吴瑞青指着路边一栋民居说:“那是敬叔家敬叔跟我爸是好朋友我的自行车就放在他家里。

“不用拿自行车了今天我们坐车去。

”康剑飞将他拉住问道“你怎么不转学校?”

吴瑞青笑道:“马上就毕业了转起来太麻烦。

其实也不远从这里骑车过去也才七八里而已。

康剑飞心想:表

舅一家也太节俭了吧这都不给儿子办转学。

康剑飞招停了一辆出租车结果司机一听说去调景岭连连摇头说路况太差不肯去最终康剑飞直接扔给他五十块钱才同意。

出租车在长满杂草的土路上颠簸一阵当他们来到调景岭后康剑飞终于领略到什么叫做贫民区。

康剑飞下车之后举目望去依稀能看到荒野中孤零零的坟茔和歪歪斜斜的墓碑。

房屋情况更加糟糕从难民营里的油纸棚到依山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